今天來聊聊本人所知曉的針織手套,除了我司設計、研發、生產的機械手套外的一些安全產品。在整個工作手套、安全手套發展史中,占有絕對重要地位、主導地位的一個類別——針織手套,應該是家喻戶曉了。
針織手套在中國的歷史長,生產的企業也多,政府也是比較關心,包括網上也有許多關于針織手套的文章,例如:《2012-2016年中國針織手套市場研究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》等等。以下只是本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寫一些關于針織手套的淺見,和世界友人做個簡單的信息交流。
所謂針織手套,就是用鉤針編織而成,其織物原理是成圈編織。我所知的最早的針織手套,是手工用二根棒針,如同織毛衣一樣編織而成,一般的原材料采用的是棉紗和毛線較多。后來進步到用機械、機器來編織。發展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,日本制造出非常先進的手套編織機——島精機,將編織手套的整個程序用電腦進行整體控制,其機型后七針機、十三針機等等。以等距離不同針距的排列,編織出不同密度,不同用途的針織手套。其不論采用什么原料,必須是線狀的,而且進線狀原料的捻度根據不同規格,不同用途,不同類別的手套,都有一定的要求。
就現在市面上最普通的全棉手套(安全保護類),對于原料——棉紗的捻度要求在35-42之間(此數值一般是指1米內有多少捻(多少圈))。如果說,捻度過大,其成品手套的手感就會變硬,而且手指會出現行業內所指的“列”的現象(列——類似于扭轉變形);如果捻度太小,成品手套的耐磨性就差,降低手套的安全保護能力??梢婋m然島精機的誕生,加快了針織手套的發展,大大簡化了生產流程,生產成本,但是不同類型的針織手套對于原料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,要做出質量穩定、優質的針織手套還是很講究的。